第二十章 仙女窯
仙女窯地處長江湖上游,位置偏僻,水流相較于別處,并不湍急,再加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湖中島,土地在流水長久的侵蝕下松軟疏密,很快便被綠水城的新任城主看中,修葺了這座陶瓷場,并起名“仙人窯”。
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仙人窯的漸漸被大家叫成了仙女窯,更有甚者,還編織了一篇篇諸如“入仙女窯探尋仙女”,“仙女窯之我與仙女不得不說的故事”,“早春乘船去見仙女”等等,制作成書籍,廣為流傳。
如此,仙女窯的名頭徹底響徹在長江湖的周圍千里之地,許多人都想要入此地一觀。
綠水城的城主見狀,大手一揮,直接更改了仙人窯的名字,還命人開始制造美貌女子的瓷像,放置在窯洞內(nèi),或者刻在窯洞的墻壁上,果然,來訪者絡繹不絕,很多人也趁此良機開始兜賣其他的物品。
好景不長,綠水城發(fā)現(xiàn)了游人逐漸減少,很大一部分就是那群就地一座開始叫賣的包袱商,實在讓人厭煩,所以經(jīng)歷了一次清洗,綠水城規(guī)定,劃出窯洞東部的一處位置給來往的包袱商叫賣,游人如果想要購買些小玩意兒,比如墻上壁畫的臨摹,亦或窯洞內(nèi)產(chǎn)出的巴掌大小的仙女瓷像,都可以在此買賣,漸漸地,仙女窯也發(fā)展成一塊兼游玩和賞景的風景點。
渡船在第二天中午停留在仙女窯的渡口,渡船執(zhí)事告訴大家,盡情游玩,仙女窯要到第二天正午才會再次啟程,在此期間,各位可以隨意觀賞,想要買些紀念品可以去往窯東的方位購買。
文韜跟隨著眾人下了船,走入窯洞內(nèi),一進窯洞,門內(nèi)呈一個環(huán)狀,正中心擺放著一位數(shù)米高的仙女像,仰著頭,身軀的曲線被雕刻得淋漓盡致,腳下站立的圓盤緩緩轉(zhuǎn)動,仙女的瓷像也跟著轉(zhuǎn),瓷像的衣裳隨風飄飄,素手向上伸出,似在拈花。
文韜向內(nèi)行走,沿途的墻壁上刻滿了畫像,有妖嬈嫵媚的,有簡雅素樸的,但無論哪一個的畫像,都栩栩如生,像是將人的影子映在了上面一樣。
繼續(xù)前行,前方開始逐漸增高,是一個陡坡,走到后面,文韜來到了一處大廣場,這個大廣場開在這座島嶼的最上方,從這里俯視,能看到整個小島周邊的許多場景,例如南方的一片楓葉林,在秋落時節(jié)分外顯眼,還有北邊的制瓷場,一股股黑色的煙霧從哪里飄出,渲染得那邊的天色都昏沉了些。
大廣場處的瓷像擺放的錯落有致,一個個瓷像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全身的流彩溢然。陽光順著瓷像的身體流動,好似活了一樣,讓人大開眼界,直嘆不虛此行。
文韜打開系統(tǒng)的攝像功能,想拍下這些美輪美奐的畫面以后再欣賞,可是他卻發(fā)現(xiàn)攝像系統(tǒng)根本打不開,更別說拍照了。帶著這個疑問,文韜找到廣場的主事人,主事人告訴文韜,因為它們能吸引到游客的風景就在于這些瓷像,如果能用術(shù)法記錄下這些景色,那么來客就會少很多,所以早早布置了禁絕陣,只要是術(shù)法都會被禁止。
還跟文韜說,如果想留下一些紀念,可以去廣場上找那些臨摹師們畫幅畫像,或者去窯東包袱街上買些仙女瓷像,你要是出得起價錢,我們還能為您量身制作一座瓷像,當然,價錢方面會稍微有些高。
文韜詢問了下價錢,搖搖頭走了,巴掌小的一座瓷像都要十枚下品靈石,那真人大小的豈不是要靈玉了?
離開大廣場,文韜從一條小路走下,不知不覺走到了楓葉林內(nèi),落葉飄搖,清風吹拂,這里的靈氣,竟比外面精純一分,文韜趕忙尋了處空地坐下,早已有不少人在這里打坐修行。
靈臺內(nèi)的脈絡圖中,隨著靈氣的灌入,靈光的速度也在增加,沿著大山的虛影環(huán)繞游動,終于,靈光再一次的環(huán)繞后,大山的虛影清晰了一分,連同大山周圍的河流也露出影子,靈光也變大了些,這些的這些,都意味著文韜達到了煉體三重。
一股精粹的靈氣灌入文韜靈臺,靈氣滋潤了靈臺和脈絡圖,脈絡圖內(nèi)的開始下起了雨滴,零零點點,周圍的山河愈發(fā)壯大。
睜開眼已是夜晚,不知不覺,時間過得太快了,難怪說山中一甲子,人間一千年。
但是夜晚的仙女窯也是多彩的,高處的大廣場上五彩繽紛,各種不同是光芒從上空照射下來,目光所及,五顏六色。
心情大好的文韜,順著小路前往窯東處的包袱街內(nèi),還未進,吆喝聲便已從其中傳處,許多人操著一口麻利的扶搖話對談,但是不大相同,因為長江湖幾乎將西扶搖州分成了南北兩處,北方多水域,南方多山林,所以如果不細聽,還有些聽不出來呢。但還有很多商人都是端著一口官話,這也是大重皇朝的功效,頒布重朝官言,使人與人只見的交流更有效。
文韜當然兩種都會,都是系統(tǒng)自帶的,又不要學,還有其他州的方言,但是文韜想了想,現(xiàn)在還用不到,所以沒有浪費銀子。
包袱街的中心處最為火熱,因為這里有一個大的露天拍賣行,周圍許多人群,哪怕不能買,過個眼癮也算不錯。文韜找了個位置,遠遠地看著拍賣會的進行。
臺上的拍賣師穿的略微風情,卻也沒太過暴露,胸前的兇器隆起一座丘壑,刺激著在場男子的熱情,現(xiàn)場的氣氛很是熱鬧。
“現(xiàn)在有請下一件寶貝”,拍賣師說著,臺下有人端著一個水晶盤走上臺,盤內(nèi)擺放著一顆橢圓的灰黑色的物品。
“這是一顆通靈境界凌風虎的內(nèi)核,可以用作煉制御風丹的主材,對于風靈根的修士也是不可多得的寶物,風靈根的修士一定不能錯過哦。起拍價一百兩銀子,每次加價不低于十兩兩銀子。”
“兩百兩”!底下一個聲音蓋過她的聲音,顯得非常激動。
“兩百五十兩”,另一個人不堪示弱。
臺下的眾人一個比一個喊得激情,但最終的成交價也才兩千兩銀子,估計和市場價相差不大,大家都不是傻子。
文韜這時想起自己的戒指內(nèi)好像也有一枚虎核,就是不知道值多少錢,看模樣,倒是沒有臺上的那枚有光彩。
不過當初那個大漢要是是奔著虎核去的話,那估計他是虧慘了,可能也是沒想到虎核被自己早早挖出了吧,想到這,文韜嘿嘿一笑,有那么一絲的罪惡感。
臺上再次響起拍賣師的甜膩的嗓音,“下面是一柄由綠水城林淵大師所制造的長劍,劍長五尺,重三斤,取名淵海,對于水靈根的劍修大為有益,林淵大師的名號相信不用奴家多做描述了,下面起拍價十塊下品靈石,每次加價不低于一塊下品靈石?!?p> 聽到這文韜挑了挑眉,伸長脖子看去,展覽臺上擺放著一柄重劍,粗長的劍身橫擺,劍身縈繞著兩種光澤,淡藍色和淺綠色,交織輝映,劍柄處鑲刻著一副陣圖,讓整個劍身躍然而動。
文韜默默收起手中的長劍,整個人有些頹然,這柄劍最多一百兩銀子,卻用了自己一枚靈石,心痛的不行。果然初出茅廬容易被騙,還好那張圖紙沒錯,不然自己真的要哭了。
想到這,文韜轉(zhuǎn)身走回船上,加油修行,錢財乃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