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漢嘉城,漢嘉國國都所在,只是作為都城,漢嘉不比江陽,城不高,墻不厚,除了一條青衣水自北向南從城西流過,對岸多是大山,漢嘉城城北城東城南,外面全是大片平原。
此處物產(chǎn)富饒,交通便利,往北走百公里就是北方屏障蒙山,過了蒙山是連綿不絕大山。
蒙山是漢嘉國與北戎之間唯一可同行的關(guān)隘,蒙山位于北山南麓,最窄處不足一里,有條盤山路可穿越大山六十里,直達北戎地界,山路兩側(cè)連山絕險,在北面盤山路出口處,另有白馬關(guān)以做關(guān)隘。
不管蒙山還是白馬關(guān),都是易守難攻之地,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氣勢,如北方戎人想大規(guī)模入侵漢嘉國,這兩地必須攻下,小股人馬翻山越嶺繞過兩處關(guān)隘也是可以,只是若是繞開關(guān)隘,卻沒路可運送補給,真要戰(zhàn)事不順,那只有逃入山里當野人了,能不能活著返回故鄉(xiāng),全要看命。
只是關(guān)隘雖險,卻常被北方戎人攻破,至于原因,這個就不好說了,或許是每次被攻破都該怪罪當時漢嘉國國王沒給守軍太高薪水?
反正只要北方戎人大規(guī)模南下,看起來鐵打的白馬關(guān)和蒙山,常常成了紙糊的紡線,有時甚至對方?jīng)]損一兵一卒,就那么大搖大擺占了兩個關(guān)隘。
城里的商人們開心地數(shù)著小錢錢,至于南方泥腿子是死是活,這個與他們無關(guān)。
戎人對那些常常北上做生意的商人還是很照顧,無人敢輕易得罪這些商人,要是哪個小兵出于無知得罪了,往往會讓他們的主人用砍下小兵腦袋來賠罪。
漢嘉國國王對這些吃里扒外的商人自然很是惱火,可他又拿商人們毫無辦法,那些商人與王國上層貴族有著千絲萬縷關(guān)系,全殺了等于是與整個王國的貴族為敵,國王只能在每次被打的太慘時,殺幾個過分的商人嚇唬嚇唬其他人,就這也讓那些貴族不滿,有幾任國王就不明不白薨了,至于死因,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永遠也不明白。
國王只是名義上王國最高統(tǒng)治者,事實上國家卻操縱于貴族手里,有能力的國王常常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貴族手中提線木偶。
至于貴族對王國的忠誠,這個就不必說了,大多數(shù)貴族只對自己一畝三分地感興趣,什么國家,什么國人,那是什么?
本來是拒敵千里之外的蒙山,它真實存在的價值,只是給漢嘉城提供預警時間,這有些悲哀,卻是事實。
漢嘉國三面都是平原,東邊的武陽直達江陽國與朱提國,除了一條流入江水的沫水算是屏障,其他無險可守,屬于別人可以輕易進來,自己也很容易就打出去的地方。不過出于江陽國國勢太強,漢嘉國與朱提國不得不攜手防備江陽國大軍西進,那邊最近這些年還算安穩(wěn)。
漢嘉城南邊和西邊就沒什么大城了,只有一些名義上縣城,實際只是在寨子里劃了塊地皮,然后豎起旗幟的所謂縣衙。
那邊也用不著什么堅城需要防守,南邊除了小塊平原,就是綿綿丘陵,朝西是峻嶺的西山,除了一些山野之民在那邊,更多的是還未開化的野人,
那邊也有一些自立的小國,只是那些國家常常只有數(shù)百兵丁,全國也不過幾千人,武器更是還拿著石頭,這些小國除了自相殘殺,對漢嘉國根本構(gòu)不成什么威脅,他們要是敢挑釁,一個縣令就能帶著縣衙的私兵趕得那些所謂國王遷都了……
說起來漢嘉國很大,國王可以自詡王國南北東西各有數(shù)千里地,只是真正核心的地塊,卻是一塊南北一百五十公里長,東西不足百里的狹小平原,其他地方,大多是名義上歸漢嘉國的地盤,卻無一兵一卒駐守——用來嚇唬不明真相外人的。
漢嘉城沒有江陽國的地利,也沒江陽國人多,城池不過五里地,里面生活著數(shù)萬人。這城太易攻難守了!外敵入侵時,沒哪個國王有信心借助城墻,將外敵抵擋在城門之外,歷史上漢嘉城被戎人攻破過,被江陽國攻破過,也被朱提國大軍攻破過,甚至還有一次被南方眾多蠻夷沖入搶掠的黑歷史。
每一任漢嘉國國王坐上國王寶座后,都想將王都遷移出漢嘉城,可漢嘉國就這么大地方,又能將國都遷到哪里去?
北面的蒙山倒是險要,可每年北方戎人都要南下?lián)屄?,待在蒙山就要直面南下戎人,那些戎人對城里的商人或許會友好,卻并不介意用漢嘉國國王的腦袋裝飾他們的旗幟。
東邊的武陽城外就是江陽國,南邊不遠處就是朱提國,真將國都遷到那里去,國王就算晚上睡覺都要睜開一只眼睛,深怕哪天東邊江陽國的大軍就打進城了,就算跟朱提國聯(lián)手,誰又敢保證朱提國不會突然起了壞心思?
若是朱提國王都就在漢嘉國邊界線上,城還很破舊,大有你想入就能入的架勢,漢嘉國國王絕不介意派兵去朱提國,將朱提國的國王請入漢嘉城做客,每天好吃好喝伺候著,至于國務(wù)那些雜七雜八麻煩事,還是讓漢嘉國的國王代勞好了……
以己度人,每一任漢嘉國的國王在動了遷都心思后,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最后適合當都城的,還是只有漢嘉城……
雖然漢嘉城城池不大,人口不多,城防也不怎么樣,可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不想每天打獵游嬉,還想管著五十萬國人,就在漢嘉城湊合著過吧。
這里再不好,還是遠離邊境,就算是戎人的騎兵,也不是一日就能到達的,有危險了可以帶著壇壇罐罐撒腿跑路,朝深山老林一鉆,那些戎人又不了解山里地形,抓不到他們,等戎人走了再帶人回去。
至于江陽國或朱提國,他們要是真敢打過來,漢嘉國打不過一樣跑的了,就一座城池,大不了給他,反正這地易攻難守,不管誰想守住漢嘉國都很難。
習慣了守不住就跑,對漢嘉城的防御,歷任國王自然不會太在意,這城墻也就防防偷雞摸狗的小偷,連大一點的強盜都防不住。防不住也不要緊,反正漢嘉國一個軍五個旅的常備軍,其中三個駐扎在漢嘉城,打不了還不能保護著王公貴族跑路?
“主公?!?p> 吳紹新盤膝坐在長案后,看著進來彎腰作揖,一身長袍的老者,面色緊張:“叔公請起……確認了嗎?是真的天神還是有人妖言惑眾?”
進來的老者是漢嘉國大司馬,他比吳紹新要大幾歲,按輩分來說,他得叫老者叔公,老者同樣姓吳,本名吳斌,是漢嘉國王族子嗣,還沒出五服的那種關(guān)系,只是老者母親出身低賤,就算是王族,他的出身也常常讓那些自詡血統(tǒng)純正的貴族們嘲笑。
吳斌年少時并不受人尊重,出于逃避國都貴族們嘲諷,十五歲吳斌就求當時的國王,他那伯父讓他到蒙山歷練,作為血緣很近的王族子弟,吳斌還算受到優(yōu)待,去了蒙山,直接當上一連連長,手中管了兩百號手下,在軍中也算中級將領(lǐng)。
然后吳斌就在蒙山蹉跎二十年,期間經(jīng)歷過戎人入侵,也因懲戒走私商人,卻被國內(nèi)貴族栽了贓陷害過,要不是國王庇護,他的骨頭早成渣子了。
蹉跎二十年,國王換了一個又一個,吳紹新上臺后,將吳斌從蒙山調(diào)入拱衛(wèi)王都的第三旅,先是擔任第三旅副將,又升為第三旅旅帥,接著榮任平戎將軍、左司馬,最后擔任大司馬,短短五年時間,從一名連長,升為最頂層的大司馬。
升官這么快,全因為吳紹新信任他這個叔公,吳斌回報的自是滿腔熱血。
自從吳斌擔任大司馬,他學習江陽國經(jīng)驗,改革漢嘉國軍制,提拔賢能,嚴厲打擊走私戎人集團,竭力主張聯(lián)朱提國防備江陽國,但又反對主動挑釁江陽國的舉動……
吳斌一心為漢嘉國,當然受到某些貴族各種攻擊,連刺殺都經(jīng)歷了幾遭,可惜,為了保護吳斌安全,他隨身護衛(wèi)就有五十多名,連國王都只有百名侍衛(wèi),可見吳紹新為了自己叔公安全多么關(guān)心,那些刺殺最后全以悲劇收場。
不光刺客抓了不少,還挖出了國內(nèi)幾個幕后策劃者,砍了幾個腦袋。
也就如此了,深挖是不能深挖的,哪怕國王被謀害,同樣不能深挖,一深挖,漢嘉國就不姓吳了。
這很讓人遺憾,但現(xiàn)實就是如此,不管是大司馬吳斌,還是國王吳紹新,他們只能慢慢一點一點改變,能改變多少就改變多少,步子邁太大,死后會被人鞭尸。
自從知道有天神在漢嘉國西南域嚴道縣出沒,迷信鬼神的吳紹新就很想去拜訪天神,只是吳紹新被那些裝神弄鬼的蒙騙怕了,這次雖然有人信誓旦旦說那些是真的,可吳紹新不敢妄動,誰知道是真是假?
現(xiàn)在朝中貴族們與王族已到水火難容之境,雙方只是勉強維持著面子上過得去,這時候一國之主離開王都,就不怕王都內(nèi)留下那些貴族造反?
是真的天神,吳紹新大可借助天神之威,強勢碾壓那些膽敢造反的貴族,如果是假的,那可就要鬧大笑話了。
在劉廷當上江陽國國王后,江陽國的崛起已經(jīng)勢不可擋,臥榻之側(cè)的吳紹新每日心焦如焚,他很怕傳了數(shù)百年的漢嘉國在他這一代國祚斷絕,那他死了都沒面目去見歷代列祖列宗,他也想漢嘉國強盛,可國內(nèi)那些貴族卻一再拖他后腿,就算他找借口殺了幾個貴族,可新起來的貴族又很快與老貴族同流合污,讓他做得一切都淪為無用之功。
那些貴族如附骨之疽。就算吳紹新與吳斌竭盡一切辦法,還是無法驅(qū)逐這些人對王國的損害。這也難怪吳紹新總是想找天神,希望從天神那里得到解決問題的法子。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吳紹新也是被逼無奈了。
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吳紹新想知道嚴道縣那里的天神是不是真的,他卻又不能直接離開王都,作為大臣的吳斌,自然要幫國王解決麻煩,現(xiàn)在這朝中局勢,吳斌一樣不能輕舉妄動,但他可以派出信任的人去查證事實真?zhèn)?,現(xiàn)在,吳斌帶著答案來了。
“微臣愚鈍,并不知是不是真的,”吳斌坦然坐下:“不過微臣派出的人,親眼見過那位被傳天神之人,駕馭一件法寶凌空飛行,更傳言他能窺察千里之外,知曉江陽國國主劉廷之死?!?p> 吳紹新眉毛一挑,他知道劉廷的死訊都沒多少時日,嚴道縣距離漢嘉國更遠,消息要傳到嚴道縣,怕是還不知要多少時間,更有可能根本就傳不過去——一個外國國主之死,關(guān)嚴道縣國人何干?就更與當?shù)匾叭藷o關(guān)了。
“微臣派出之人說了,據(jù)天神所言,劉廷被他二兒子毒弒,江陽國除了七王子,其他王子全被二王子劉修所害。”
吳紹新倒吸口氣,這消息他卻沒得到,虎毒不食子,吳紹新沒想到江陽國新上臺的國王居然如此狠毒。
吳斌繼續(xù)像是事不關(guān)己一般淡淡說道:“自從下了謀害劉廷之心后,劉修就派出他的舅父王升追殺十七,當時十七正押運一批財寶到嚴道縣,主公知道,七王子就在嚴道縣林莊?!?p> 吳紹新大怒,一拍長案站了起來:“王升帶兵私入我漢嘉國境內(nèi)?還意圖在我境內(nèi)殺人?好賊子!當我漢嘉國是什么了?!”
這消息還沒在漢嘉城傳開,要么消息流傳的速度不夠快,要么消息被有心人壓制下去,只是不管如何,聽到劉修派人在漢嘉國境內(nèi)打算殺人,吳紹新心中都是不快,這是根本不把他這個國王放在眼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