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法西斯,不好好在自己的小島上呆著,非得跑到我們中國,占我們的國土,殺我們的百姓?!?p> “還想把我們中國人變成你們的奴隸,一邊受你們的壓榨,一邊還要為你們歌功頌德?!?p> “表面上仁義禮信,實際上一肚子男盜女娼!”
“八嘎牙路,氣死我了!”林義秀氣得差點兒吐血。
他色厲內(nèi)荏的叫道:“現(xiàn)在皇軍大軍壓境,你們還是識時務的好,否則,皇軍將以雷霆之勢,將所有敢于反抗的中國人全部消滅!”
林義秀氣極了,已然露出了帶血的獠牙,圖窮匕現(xiàn)。
“支那有句老話,叫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果不投降,你們將迎接皇軍鋼鐵化成的怒火!”林義秀吼道。
“林義秀,你以為你們能贏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楚雖三戶能亡秦,還有一句老話,叫三千越甲可吞吳!”
“雖然你們在軍事上占有優(yōu)勢,但是這東三省,有三千萬同胞,全中國的四萬萬同胞是我們的堅強后盾!”
“這黑省有數(shù)萬精銳之師,真的打起來,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凡有一個中國人活著,必與你們這些雜種血戰(zhàn)到底!”
肖劍義憤填膺,將林義秀痛罵一頓。
林義秀怒火中燒,口中叫道:“八嘎牙路!你們支那人就準備迎接大日本皇軍的雷霆之怒吧!”
“大日本帝國的炮彈,將把你們?nèi)繗⒐?,將整個齊市夷為平地!”
“你覺得,我們會害怕嗎?老子告訴你,中國人,是嚇不倒的!”肖劍放聲大笑。
既然援兵已到,肖劍也不想再和林義秀再耗下去,罵得很是痛快。
也就在這時,石參謀長終于趕到,抹了抹臉上的汗水,從馬上跳下來,石參謀長說:“不好意思,我來晚了?!?p> “你是什么人?”林義秀問。
石參謀長就說:“我是第3旅參謀長石慶山,也是本次談判的首席代表。”
林義秀一聽,氣得一口老血差點兒沒噴出來,感情這位把自己耍得團團轉(zhuǎn)的中國人,還不是首席談判代表。
真是要多窩火有角色窩火。
“八嘎牙路!你在耍我!我要殺了你!”林義秀就要去拔刀。
石參謀長卻說:“雖然肖隊長不是首席談判代表,但他完全可以代表我,代表馬主席?!?p> “你究竟是誰?”
從見面到現(xiàn)在,林義秀一直以為肖劍是石參謀長,現(xiàn)在真相大白,他才發(fā)覺,自己連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
“老子從沒說過自己是首席談判代表,既然你要談,老子就跟你談!”
“聽好了!老子就是利箭抗日隊的隊長肖劍!”
“肖劍?”
林義秀的嘴里咀嚼了一下這個名字。
一瞬間,林義秀已想起了肖劍的事跡,原來,眼前的這個中國軍官,就是血戰(zhàn)龍巖,大鬧桃南,干掉黑鳥特攻隊的肖劍!
“你就是肖劍?我聽說過你?!?p> “嘿嘿,想不到老子的名聲還大得很!”肖劍一樂。
“肖劍,你會為你的行為付出代價,大日本帝國,絕不會饒恕你的行為!”
“你們必須立即簽署投降條約!”
林義秀的一根筋就上來了,氣急敗壞的叫了起來。
他和肖劍耗了這么久,結(jié)果卻一無所獲,還耽誤了占領江橋的絕佳機會,肺都快氣炸了,叫嚷著讓石參謀簽字。
“老子不當賣國賊!”石參謀長也不干了。
他本就是來耗時間的,哪能和林義秀真的簽字。
就在雙方扯皮的時間,一聲大叫傳來。
“八嘎牙路!”
一個日本武士就去拔刀,想要砍了肖劍。
“啪!”
一聲清脆的槍聲響起。
那日本武士手中的武士刀鐺啷一聲落地。
卻是肖劍一槍打在那武士的手腕上,那日本武士慘叫一聲,口中說道:“你敢開槍?”
“媽勒個巴子的,許你用刀,就不許老子用槍?”肖劍罵道。
“八嘎牙路!你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林義秀叫道。
“石參謀長,抽他!”肖劍說。
“你說啥?”
“脖拐(打嘴巴)!”
“好!”
石參謀長也不是好惹的主兒,當下走到了林義秀的面前。
林義秀就在納悶兒,這個石參謀長要干什么?
下一刻,石參謀長一把揪住了林義秀的衣領。
一記響亮的大耳光已抽在了林義秀的臉上,林義秀的半邊臉頓時出現(xiàn)了五個紅腫的手指印!
打嘴巴這招,因為其易學易用,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只要能掄得動胳膊的人都可以用。
因此在全世界各地都深受大眾歡迎,而且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叫法。
在我國,東北人管打嘴巴叫“脖溜”,又稱“脖拐”,BJ人稱之為“抽”。
到了上海,講究的上海人則以“耳光”、“劃拉面”來稱呼。
當然,要數(shù)對嘴巴神功研究最深的,全世界誰也比不了日本人。
日本人叫“三賓的給”,一掌下去,利用慣性,反手再來一個,叫“協(xié)和嘴巴”。
而且,打嘴巴還是軍校重要科目,“咬緊牙關,叉開腿”,下級得學會挨嘴巴,打一下一個“哈依”。
上級得會打嘴巴,既不能打傷,又要打疼,讓下級受到深刻教育。
在日本,嘴巴打不好,晉升基本沒戲。
林義秀作為少佐,必然是一步一個嘴巴升上來的,日本人的嘴巴沒少挨。
今天竟然有幸嘗到了中國特色的“三賓的給”也算是十分幸運了。
雖然日本人都是挨著嘴巴成長起來的,但是對日本嘴巴文化沒什么了解的石參謀長打起嘴巴來就沒那么講究了。
石參謀長一聽肖劍的話,熱血燒頭,完全不管什么不能打傷,只能打疼的規(guī)矩。
一巴掌把從甲午戰(zhàn)爭到九一八事變所有的悶氣全撒出來了。
這一記巴掌打得又脆又響,四周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林義秀自認挨嘴巴無數(shù),但是這個嘴巴估計是他挨過最刺激的,當時就傻了眼。
他心說壞了,中國人這是想翻臉哪,要是這樣,自己怕是回不去了。
一想到這兒,林義秀當時就慫了,早把自己大日本皇軍的身份給扔回日本島去了。
“對不起,是我失禮了?!?p> 林義秀點頭哈腰一頓賠禮道歉。
“滾!”
石參謀長大叫一聲。
林義秀二話不說,一溜煙兒似的帶人離開了江橋,跑回了本方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