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奉了如來佛的法旨,帶著錦斕袈裟等五件寶貝,跟惠岸行者一塊兒來到東土大唐。
經(jīng)過佛道,天庭,妖界這么多年的努力,如今以至唐時,佛教,天庭的各路神仙早已傳入人族,妖界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如今佛道正大肆興起。
如來心知時機已到,便派觀世音師徒兩人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經(jīng)的人。
雖然他們心中知道此人便是當初被如來打下凡間的金蟬子,但是面子上還是需要做一些。
師徒二人在半空中駕著云,來到大唐京城長安的上空。
這時已是貞觀十三年。
這一日,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僧陳玄奘在化生寺設壇宣講佛法,而觀音與惠岸行者變成了游方和尚,捧著袈裟等寶貝到皇宮門外,要求拜見唐太宗,給此時的唐太宗是較為喜歡佛經(jīng)的,聽聞有人獻寶之后,便立即叫他們上殿,問那些寶貝一共要多少錢。
觀音笑道∶“我這寶貝不值錢,是送于有緣人,讓其去如來佛祖那兒有三藏真經(jīng)的?!?p> 唐太宗聞言,疑惑道:“這三藏真經(jīng)為何物?”
觀音笑道:“此間修行皆是小乘佛法,只能度己不能度人,三藏真經(jīng)則是大乘佛法,可見如來?!?p> 說完,跟惠岸行者變成原來的樣子,駕起云走了。
唐太宗一見這流浪和尚居然是觀音菩薩,連忙帶領(lǐng)滿朝文武官員向天朝拜,口中恭聲送菩薩離開。
在觀世音走后,唐太宗心中思索取經(jīng)人選,如今大唐之中,唯一佛法高超且又能長途跋涉之人,似乎只有陳玄奘一個。
而且陳玄奘在大唐之中,頗負盛名,確實是取經(jīng)的不二人選。
想到這里,唐太宗十分高興,再加上此事乃是觀音菩薩親自交代的事情,為了表示重視,他便和陳玄奘結(jié)成了異姓兄弟兄弟。
陳玄奘也變成了大唐御弟。
在兩人結(jié)為異姓兄弟之后,唐太宗便開口要他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經(jīng),而且將觀音菩薩賜下的護身袈裟等寶物送給了他,并將他的名字改為“唐三藏”。
唐三藏結(jié)果唐太宗賜下的幾件寶貝之后,先將水陸法會舉行完畢。
過幾天后,方才準備出發(fā)。
唐三藏出發(fā)的那一天,唐太宗便率領(lǐng)文武百官一路送到長安城外,并給其配了白馬和兩名仆從,目送唐三藏離開長安城。
唐三藏和兩個仆人離開長安城后,匆匆趕了兩天的路,才來到了第一個落腳的地方,正是法門寺。
寺里的僧人自然也是聽說了唐三藏奉唐太宗之命,前往西天求取真經(jīng)的事情,當即便全體出來迎接唐三藏一行人。
晚上,僧人們坐在一起議論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途艱險。
法華寺主持更是直接開口問道:“此去西天艱險無比,三藏法師心中可有俱意?!?p> 唐三藏用手指著心口說道∶“只要有堅定的信念,那么任何危險都算不了什么!”此言一出,法華寺的僧人們皆是連聲稱贊。
第二日一早,唐三藏三人用過早飯之后,便辭別了法華寺的僧人,然后騎著馬繼續(xù)向西走去。
不幾天,就來到了大唐的邊界河州,鎮(zhèn)邊總兵聽到唐三藏來到此處的消息之后,便協(xié)同本地的僧人把唐三藏一行人接到福原寺休息。
第二天天還沒亮,唐三藏就把兩個仆人叫了起來,三人借著月光趕路。
此去西天路途遙遠,他們必須要哦抓緊一切時間來趕路,如此才可以早早的渠道真經(jīng)返回大唐,以大乘佛法普渡世人。
三人借著月色走了十幾里的路,便遇到了一座山,山隔在眾人面前,根本無法繞行。
三人彼此間對視一眼,皆是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無奈。
當即,唐三藏心中一橫,便協(xié)同兩名仆從開始上山,準備直接跨過眼前這座山,然后繼續(xù)趕路。
但是山上道路起伏不平,雜草叢生,十分難走。
唐三藏的兩名仆從只好走在前方,一邊拔草一邊前行,可即邊如此,三人行進的速度也是異常緩慢。
不知道過了多久,三人忽然感覺自己腳下一腳踏空,三人連人帶馬的一起摔進了深坑。
索性這深坑之下皆是松土,故此三人并沒有受到什么傷。
但是突逢變故,三人難免有些恐慌,當即便想要從深坑之中爬出來。
可就在三人正在驚慌之時,忽然聽見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隨之傳來的就是一陣尖利的呼喝:“抓起來!抓起來!”
呼喝聲之后,隨著一陣狂風出現(xiàn),等到三人再抬頭的時候,便見到在深坑邊緣出現(xiàn)了了一群妖怪。
青面獠牙的,直接將三人給嚇暈了過去。
不知道從哪里透露出了消息,說如來的弟子金蟬子輪回轉(zhuǎn)世十世,只要吃了他的肉,不僅可以長生不死,而且還可以獲得大修為,立刻成仙,引得十方妖精,天上的神仙都垂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