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首席做題家?。ㄏ拢?/h1>
“居然還有第二層……”
王中失神。
一瞬間,他感覺自己的知識盲區(qū)又廣闊了幾分!
殿下的那幾句話,居然有如此多含義?
而自己,竟然什么都沒有聽出來!
“當然!你難道忘記這份提純礦鹽流程圖了嗎?”
黃子澄將圖紙拿出,信心滿滿。
“自開朝以來,鹽鐵一直被朝廷把握。”
“商人想要從事,只能將提純的井鹽,海鹽賣給都裝運鹽使司,由官方開始售賣?!?p> “兩者成本居高不下,可獲利潤甚微,愿意從事者寥寥無幾?!?p> “至于礦鹽提純,雖然成本低廉,前朝不乏能人志士嘗試過,但均以失敗告終。”
“現(xiàn)在殿下專門給出這份圖紙,明顯是有把握克服難關?!?p> “并且有信心,這種礦鹽一經(jīng)推出,足以轟動整個應天府!”
“可是……殿下為何要這樣做?”
王中本能詢問,呆呆愣愣。
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徹底失去思考能力了。
“這就是第二層的關鍵所在!”
“王公公,你好好看這天。”
黃子澄伸出手指,沒入雨幕。
水珠打在指間上,散發(fā)著透徹心扉的涼意。
“自古以來,江南雨水多在四~九月,尤其是在五六月,更是泛濫!”
“王公公,進入五月以來,你可見這雨有片刻停過?”
轟隆!
腦內(nèi)轟鳴,王中瞳孔第四次地震!
好幾秒,才顫抖著道:
“別……別說五月了,從四月下旬開始,這太陽就從未出現(xiàn)過……”
“所以?。 ?p> 黃子澄看著遠處的宮殿,愈發(fā)敬畏。
“這第二層就是在考驗我能不能好好完成目標,賺取到令陛下都瞠目結舌的錢財,解決南直隸的困局!”
“這個答案,才是真正的難點!”
“其實還有第三層,那就是為何要高價賣給朝廷,低價賣給民間?!?p> “只是我無法解答。”
“殿下的智謀,真乃驚天動地!”
解題完畢,黃子澄贊嘆,他好久沒有如此舒服了。
而一旁的王中,雖然不知第三層答案,但也早被震撼到失去顏色。
原來如此!
誰能夠想到,殿下之語居然有如此深意?
如果不是黃子澄現(xiàn)場講解,恐怕他一輩子都難知真相!
無比慶幸,在去匯報之前詢問了一下。
不然的話,殿下的一片苦心,可就要浪費在自己這呆腦瓜上了。
“拿著吧,將這張圖紙也交給陛下。”
手掌輕拍肩膀,黃子澄將圖紙遞出,從容不迫。
“里面的內(nèi)容,我剛才在路上已經(jīng)背下,與我無用。”
“你匯報的時候拿著它,會更有說服力?!?p> 王中詫異抬頭:“黃大人,你都知道了?”
黃子澄點頭:“王公公向來都不是多事之人,這并不難推測出來。”
王中面露慚愧:“黃大人,是我失禮了?!?p> “沒事,只要我們目標是一致就行了!”
“況且殿下要我開店賣鹽到民間,有陛下首肯后,也會順利不少?!?p> 黃子澄充滿期盼,將圖紙放到了王中的手上。
“去吧!去告訴陛下!
“一切全都包在我身上,臣自當竭盡全力!”
“黃大人高義!”
王中被感動到了,并且將這一份感動傳達了朱元璋。
而且為了避免受到自己愚蠢腦瓜的影響,他沒有對黃子澄話語進行任何篡改。
第一,第二層的解讀,第三層的猜測,全部說出。
“陛下,這就是殿下今日所做之事?!?p> “每一步,都是在為大明王朝著想?。。 ?p> 王中感動不已。
奉天殿內(nèi),聽完所有匯報,朱元璋視野同樣有了些許模糊。
今日早些的時候,他就接到了南直隸各州府發(fā)生洪澇,請求錢糧援助的奏疏。
尤其是壽州,更是只剩下一月儲糧,危機萬分。
正處于為難之際,結果好孫兒立刻就給自己送上這樣一份大禮!
你已經(jīng)提前預料到了嗎?
只為了給咱一個驚喜?
明明昨日才立下大功,全力救下了標兒。
現(xiàn)在這才過去一宿而已,就為了大明的百姓,馬不停蹄開始第二功。
孫子,你好孝順!
“可惜你還是稚嫩了,哪有不先把方案實踐一下,就讓人立刻去做的?”
“萬一由于黃子澄個人的失誤,或者發(fā)生某些意外,導致失敗的話,對你的自尊心打擊得多大!”
“實在著急,也可以先告訴咱啊!”
朱元璋痛心不已,他其實并不在意這個計劃能帶來多少錢財。
只是擔心失敗的話,會讓朱允炆飽受打擊,從此心灰意冷。
尤其礦鹽提純這事,都被研究上千年了,至今也毫無進展。
冒然嘗試,失敗可能性太大了!
不行!
咱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來人,傳令下去,讓都裝運鹽使司配合黃子澄的一切行動!”
“錦衣衛(wèi),備好鹽礦石,按照這張圖紙進行準備!”
“就在這里,在咱的面前,提純一次礦鹽!”
朱元璋飛速下令,將圖紙交給錦衣衛(wèi)。
配合黃子澄是為了避免失誤,
現(xiàn)場煉制是為了提前確定方案可行性。
他要為乖孫兒保駕護航!
“立刻行動!”
聞言,侍從紛紛稱是,不敢怠慢。
雖然朱元璋要求很唐突,但得益于錦衣衛(wèi)強大的辦事效率。
僅僅一刻鐘,原料和提煉裝置就基本完成了。
“開始吧!”
朱元璋緊張下令,錦衣衛(wèi)動手。
鹽礦石很快變成粉末,在諸多目光的注視下,經(jīng)過重重工序流程,不斷提純。
整個過程,奉天殿內(nèi),除了敲擊聲和呼吸聲外,再無其它聲音。
也就是在這般寧靜之中,朱元璋的臉色,從忐忑逐漸變成了錯愕。
最終,
震撼不已!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