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問鼎
韓旭的話直接讓王越愣了一下。
司馬家的管家太蠢?
但……不可能啊,司馬家地位超然,說是貴不可言都不為過。
他家的管家能蠢到哪去。
如果是說司馬安對韓旭態(tài)度不好,這應該也不能說他們管家蠢。
管家不同于一般的家仆,其態(tài)度代表的是家中主人的態(tài)度。
而司馬家……跟一般的豪門世家還真不一樣,他們還真就有這個資格不給好臉色。
只要不是明著跟曹操對著干,韓旭的面子其實是沒那么大的。
但他又總覺得韓旭話里有話。
這話里的話究竟是什么話他一時想不明白,但總覺得有一股極為兇險的味道。
見韓旭自顧自登上馬車,王越腦忽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腦海里轟的一聲,顧不得無禮,立刻也沖上了馬車,坐在了韓旭旁邊。
“老師,你該不會……”
王越雙眼瞪大,有些驚恐的看著韓旭。
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也知道韓旭最近的一些打算。
更知道丞相曹操最近有不少大事要開展。
既然是大事,不管是什么事,反正缺少了銀兩制成就肯定行不通。
難道韓旭是打算拿司馬家開刀???
他只能想到這個可能性了。
“司馬家根基深厚,這可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而且司馬懿雖說并非丞相親信,但也極受器重。這……”
他總覺得這事情太兇險了。
一個不留神,韓旭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不過韓旭只是笑了笑。
“王越,你了解司馬懿么?”
“???”
王越一愣,不知道韓旭怎么突然這么問。
不過司馬懿他確實有一定了解。
“此人未出之前,便有人謂之有鷹視狼顧之相,王司徒也稱他為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
“不過丞相既然肯用他,應當也不至有什么問題啊?!?p> 韓旭搖了搖頭。
“天下皆風傳丞相兇狠狡詐,卻不知丞相其實是個老男孩罷了,單純的很。”
王越頓時呆住。
他還是頭一次聽人說曹操是個老男孩的。
這說出去怕不是要笑掉無數(shù)人大牙。
不過跟著韓旭這么久,他倒也明白韓旭的意思。
曹操雖然也不能說是幼稚,權謀手段還是非常厲害。但曹操心里實際上十分迷茫,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平定亂世。
劉備孫權不在曹操眼里,哪怕打了敗仗也是如此。
但平孫劉容易,平天下難。孫劉倒了,難道就不會有別的孫劉冒出來?
這是韓旭教他的。
雖然王越不知道石勒這個名字,但也知道韓旭的意思。
不過這跟司馬家有多大關系?
韓旭搖搖頭,有些不太想說,但還是道:
“你別看丞相手下名將如云,謀士如雨。實際上丞相能有今天的地位,不過是因為他能打仗,所以才受到士族豪門的默許,以及百姓的暫時支持罷了?!?p> “同樣是裂土逐鹿,他這根基比當年的高皇帝可差遠了。高皇帝身邊也有一群狼子野心之徒,但高皇帝在百姓間的人望絕不是開玩笑的,只要振臂一呼,什么野心家都得老老實實的??韶┫嗖煌?。”
韓旭將曹操與高皇帝相比,這顯然有些大逆不道,不過都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也沒什么影響。
但這個對比還是十分新鮮的,立刻將王越吸引住了。
而后續(xù)的結論也可以理解了。
百姓的支持程度不同,也導致了兩個創(chuàng)業(yè)者的操作空間不同。
不管身邊的王侯將相來頭多大,身為終極boss的劉邦都可以輕松揉捏,說到底百姓是跟著劉邦混,而不是跟著劉邦身邊的人混的。
吊民伐罪這個大義名分不是鬧著玩的。
但曹操就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他表面風光,其實并不敢拿那些人怎么辦。
表面上看,他是被司馬家給背刺了。但實際上,沒有司馬氏也會有賈氏王氏之類。這是漢末,有能力政變的勢力真不在少數(shù)。
曹操沒那個勇氣,也沒那個能力去做跟劉邦、朱元璋一樣的事情。遭到背刺,也就成了或早或晚的問題。
韓旭只說了曹操是個老男孩。
但后面的話不用說出來,王越也很快心領神會了。
不過他還是有些吃驚。
因為曹操內(nèi)心深處單純,所以要對付司馬氏——
這豈不是在暗示,司馬氏有狼子野心??
他埋頭思索了片刻,然后悚然的看著韓旭。
卻見韓旭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
“他們現(xiàn)在有沒有,其實并不重要。我也不可能因為誰誰誰居心不對就去對付人家?!?p> “你且想想,強暴婦女這自然是犯法,但如果只是想想就要抓捕,那天下就沒幾個男人能住在牢房以外的地方了。”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沒有誰有具體的想法,但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土壤,種子,卻全都齊備了。明白了吧?”
王越呆了半晌,忽然長長的哦——了一聲。
他看向韓旭,猜測著問道:
“所以……老師是準備殺一儆百?”
“用司馬氏的血 ,來做警告?”
韓旭雙眼瞇著,沒有正面回答。
“王越,你真的很聰慧。但我只能說,時代變了……”
“我要做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整塊的資本,需要脫離農(nóng)耕的工人……要做到這些事,我也不能真的將天下世家都給鏟除一遍,因為我還需要他們來為我推進科技和工業(yè)化進程?!?p> “吊民伐罪不能真正完成,新的大漢也就無法建立。殺一儆百可以讓一些野心家打消野心,卻不能讓百姓脫離貧困,放下仇恨?!?p> 王越沉默。
這些事情說起來還真挺沉重的,但卻是他們作為大漢如今的支柱,所不得不思考的事情。
當年項羽敗給劉邦,想想也正是因為劉邦思考過這些問題,而項羽只會嚷嚷給故國復仇。
對于兩種愿景,百姓的買賬程度不同也最終決定了結局的不同。
但韓旭到底打算干嘛?他還是不太明白。
“既如此,老師是打算……”
他想了想,忽然吸了口氣。
“無論老師要做什么,學生都誓死追隨!”
王越隱隱感到,老師似乎已經(jīng)有問鼎之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