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霍格沃茲的圖書管理員

第八十七章 編織者的傳說

  意念與咒語,一直是巫師界爭論不休的問題。

  這涉及到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事情。

  那便就是,魔法的強大,究竟是源自于咒語的強大,還是巫師意念的強大。

  當然,很少有巫師會真的仔細去區(qū)分這里面有什么差別。在他們看來,魔法的強大難道不是取決于巫師意念然后加上強大的咒語嗎——這是典型的和稀泥的理解方式。

  首先,我們來進行一個假設。

  假設的前提就是,巫師的意念和魔法的強大是直接相關的。

  那么一個巫師的意念強大,得到的結果肯定是普通的咒語在他的手上也會爆發(fā)出驚人的威力,這樣一個很容易推導得出的結論。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便出現(xiàn)了。

  巫師們該如何證明意念和魔法的強大是直接相關的呢——這也是堅持魔咒至上的學派的觀點。

  魔咒學派的觀點是,普通咒語爆發(fā)出的驚人的威力可能是其咒語本身便具有這樣的威力。

  因為咒語的威力你是無法來衡量的,我們只能看見咒語產(chǎn)生的作用,但是你很難去衡量一個咒語本身是否強大,或者準確的說,沒有一個標準線來進行判斷。

  是的是的,這聽上去很難以理解——如果站在麻瓜的角度的話,畢竟他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魔法——他們可能更以為是什么戲法,或者試圖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

  而爭論不休的巫師們,也并不是‘江湖術士’,他們同樣也精通科學,堅信真理。

  巫師們做了一個實驗,這一個實驗在巫師歷史上非常的有名。

  如果你熟讀《魔法史》的話,在書本的第一百三十五頁,你就能找到它。

  它被命名為——‘真理實驗’。

  試圖研究這個問題的巫師海倫·鄧肯,組織了一場測試。

  她從巫師群體里面——有些是她的身邊的朋友,選取了十個巫師。

  這十個巫師,她讓他們只做一件事情,那便是只練習同樣的一個魔咒,而且練習的目的就是必須得施法的動作、念咒的語速、施展目標都完全保持一致。

  她認為,如果十個巫師在保證相同施法這些因素的情況下,能夠對最終目標都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那么可以證明,意念與魔法無關——是咒語產(chǎn)生的作用。

  而如果,這十個巫師之中,存在一個或者多個的效果明顯好于其他人,那么這便能夠說明意念確實能夠影響魔法的強弱。

  這個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是備受關注。

  因為這關系到一個巫師究竟如何成長,是專注于魔咒還是專注于修煉自己的意念。

  而海倫的實驗,足足準備了半年之久,直到她認為十個巫師都已經(jīng)完全達到了高度的施法一致。

  然后她當時還邀請了巫師界里非常有名氣的幾個人,當然,《預言家日報》的記者也受邀了——這讓當時的實驗過程有了清晰的記錄。

  而實驗的結果,深得堅信意念學說的人的歡呼。

  因為,十個巫師之中,有五六個施展出來的威力明顯的不同,甚至要強過其余幾個巫師許多。

  總的來說,他們有明顯的表現(xiàn)差異。

  這完全掀起了一陣狂歡。

  在十一二世紀的時候,所有的巫師都開始狂熱的追尋意念鍛煉的方式,比如冥想當時就被認為是最好的意念鍛煉的方法。

  這一場巫師的狂歡,一直到三十年之后,被猛的澆了一盆冷水。

  就在所有的巫師都深信意念學說的時候,一個被稱為‘編織者’的女巫出現(xiàn)了。

  沒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也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

  但是,她的出現(xiàn),卻如同一道雷電,劃破了整個巫師界的上空。

  她能夠創(chuàng)造出咒語,興許聽上去并不是什么震驚人的事。

  但有史以來能夠創(chuàng)造出咒語的巫師,只有梅林一個。當時巫師界使用的,幾乎全都是梅林流傳下來的咒語。

  這么一想,便能夠知道她的出現(xiàn)這一件多么值得驚訝和瘋狂的事情了。

  她的咒語的創(chuàng)造,并不同于其余巫師那樣。

  有些巫師經(jīng)常宣稱自己也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咒語,但基本上其實都是現(xiàn)有咒語的一點點改變。

  但是,編織者的咒語是全新的。

  甚至,她能將原本的幾個咒語,融合在一起,又形成一個新的咒語。

  這讓魔咒學派的人一下就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們一直堅信語言有魔力,而巫師的力量便來自于這里。

  而編織者的出現(xiàn),直接驗證了咒語能夠不斷的進化,能夠不斷的創(chuàng)新,而甚至那些宣稱自己創(chuàng)新一個前所未有的咒語的巫師——其實是改變了那么一點點,也全都加入了魔咒學派的陣容。

  他們覺得自己同樣有所貢獻。

  這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立馬一陣又一陣的開始沖擊意念學說的人的閥門。

  開始,不斷有人出來揚言宣稱自己不停進行意念訓練,但是魔法卻沒有得到半點提升。

  巫師們開始質疑意念訓練,甚至開始質疑海倫實驗是否真正具有可信性。

  但是意念學派的人,他們畢竟也不是吃軟飯的,那會他們可是把控著巫師界的上流資源。

  他們開始宣稱,編織者能夠創(chuàng)造咒語,實際上是因為她意念的強大。

  正因為意念的壯大,才能輕易的創(chuàng)造咒語,甚至將咒語進行融合,產(chǎn)生新的咒語。

  但是,許多巫師們才不愿意聽信這番說辭。

  因為當時,普遍有巫師認為,一個巫師的意念的強大與否是與這個巫師是否是純血統(tǒng)巫師有直接關系的——也就是說,純血統(tǒng)的巫師比混血巫師擁有更加純粹的精神意念。

  這一場轟轟烈烈的爭辯,持續(xù)了好幾個世紀。

  沒有人能夠真的拿出證據(jù)來驗證意念還是咒語,直到現(xiàn)在,開始有巫師提出意念和咒語同等重要。

  精神意念是引出第一條咒語的開始,而咒語的不斷創(chuàng)造,則是使咒語真正開始蓬勃生長。

  當然,這樣的觀點,聽上去可能有點和稀泥的意思。

  但是,確實開闊了巫師的思路。

  只不過,有些巫師是不會認同這種觀點的。

  純血統(tǒng)巫師,大部分都始終堅持,精神意念。

  而混血的巫師,則是寄希望于咒語的力量。

  而那些認為意念和咒語同等重要的巫師,可能是真的學術研究者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