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那你怎么不提前說?!”
朱雄英越是興致勃勃,朱元璋的臉色就越是陰沉,這倒霉孩子,早不說,現(xiàn)在那些工部的人一心都撲在修堤壩上,哪還有人人手用來修路啊?
“這不,您也沒有問啊,而且,當時,您老那可是恨不能直接將我趕快趕走,我那話都沒有說完就被您給支走了,好像我這個孫兒是有多放不上臺面一樣。”
朱雄英小聲碎碎念,這理由那說的是頭頭是道,硬是讓朱元璋一時之間沒有找到反駁的間隙。
“行了行了,你這是跟誰學的?要說話那就大點聲,要不想說那就吞回肚子里,不要跟那些老鼠一樣嘀嘀咕咕。”
朱元璋臉色十分不好,他總感覺,今天他被孫兒擺了一道。
“哎呀,爺爺,您說什么呢,就我這腦瓜子,就這聰明勁,一看就知道是我們老朱家的種?!?p> 見將人氣得不輕,朱雄英也很明白什么叫做適可為止,見好就收,整個人往朱元璋大腿上一趴,完全不要面子的直接開始了撒嬌戰(zhàn)術(shù),那小胳膊搖的,那是一個歡快。
“行了,別搖了,就爺爺這老骨頭,怕不是會被你小子直接給搖散架嘍!”
對于這個孫兒,朱元璋那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一本正經(jīng)訓斥的話,孫兒也就只是八歲的稚童,雖然平時表現(xiàn)的很是成熟,但年齡就擺在那里,想讓人真的訓斥還真擺不出那個氣勢。
“對了,爺爺,我這次可不是給您老添堵來的,我可是有好東西來給您看的,您看,這是什么!”
見爺爺不再擺黑臉,朱雄英裝作一副神秘的樣子,從自己的小袖子里掏一掏,很快,兩張畫紙就從袖子里掏了出來。
“這是?”
“大型紡車,水利紡車,這就是最近孫兒參照《農(nóng)書》研究出來的,您看看,怎么樣,我們大明是不是也可以修建起來了?!?p> 既然那些外國人能在《農(nóng)書》中研究出來,見證過整個歷史進程的朱雄英自然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們發(fā)愁的是怎么研發(fā)先進的機器,而朱雄英發(fā)愁的卻是,自己知道的那些實在是太過先進,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工業(yè)程度實在是支持不了朱雄英內(nèi)心里的先進想法,只能是盡可能地往最原始的機械上靠近。
為此,這幾天朱雄英不知道掉了多少頭發(fā),小廚房那邊最近的藥補都送的頻繁許多。
“你想怎么做?”
拿了孫兒的石灰漿方子那是因為于國有利,拿走火藥配方那也是因為那是國之重器,這個紡車可就不能不這么講究了。
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看到這種紡車有什么巨大效果,但對于自己這個孫兒,朱元璋雖不是很是了解,但那有了好東西就藏不住想要得瑟的性子他還是很了解的,而且,他理解中的好東西與孫兒理解中的好東西還可能不是同一水平上的。
“自然是盡快將東西安排到百姓手里,這種好東西,自然是越早使用起來越好。”
朱雄英一臉懵逼,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難道爺爺,您老還覺醒了后世科研人員的裝備一代,研究一代,預研一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嗎?
不應(yīng)該啊,雖然說我們炎黃子孫的低調(diào)行事是從古自今就延續(xù)在血脈中的,但這么超前的思想,爺爺這七百年前的老古董不應(yīng)該會覺醒啊。
“英兒,難道你就沒有想過,這東西要是真的流傳開來,對于那些以此謀生的農(nóng)戶來說,那就是一個滅頂之災(zāi),
農(nóng)民,從來都是最貧困的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英兒,那并不只是書面上說說而已啊。
就江南三府,各家各戶,大多都是有紡車或者織機存在的,這些紡車織機,在農(nóng)閑的時候,為百姓們貼補了不少的家用。
這還只是家里有田的,對于那些以此謀生的農(nóng)戶們來說,他們一年的嚼用全憑借這家里女人沒日沒夜地在紡車織機上一梭子一梭子拼死掙出來的,真的的大型工坊反而很少,但你這紡車一出,那就是直接給他們定下來死刑。
要是我沒有猜錯的話,您這紡車,應(yīng)該能縮短不少的成布時間吧,你這時間一縮短,相對應(yīng)的市面上的棉紗的價格肯定會相應(yīng)地降低,此消彼長之間,這紡車只是將那些以此謀生的百姓給直接逼死”
為了讓孫兒明白他做的這個確定的后果,朱元璋那是費勁了苦心,直接將事情給掰碎了將給朱雄英聽。
“這!......”
行吧,朱雄英也有點傻眼了,要不是爺爺提醒,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這么重要的一點,完全忘記了這個時代的工藝結(jié)構(gòu)與后世完全不用。
每一次工藝的變革,代表的不僅僅是時代的進步,歷史的洪流向前,還代表著落后工藝的淘汰以及相應(yīng)工種的淘汰。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自然不需要擔心這些,畢竟,達爾文早就在進化論中說過: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
而且,資本永遠不會相信眼淚,你被淘汰了,那就只能說明你已經(jīng)被時代淘汰了,并不會有人會同情你,就算是真的有眼淚,那也只是鱷魚的眼淚。
可現(xiàn)在不一樣,大明跟其他朝代也不一樣,大明皇帝那可是從底層走上來的,對于百姓,那是有不一樣的情感的。
有了問題,那就要想辦法解決,朱雄英才不會因為這點困難就退縮。
想來想去,最終,還真的讓朱雄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爺爺,那我們這樣行不行,由朝廷出面,我們主張以舊換新、朝廷借貸、分期付款、以及以功互抵的三種方式,讓百姓們自行選擇,我們朝廷就出一個店鋪作為交易點就行,也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前期投入?!?p> 既然自己不能伸手經(jīng)營,又不能讓那些古代的資本家們壟斷工藝,趴在百姓們身上吸血,朱雄英最終只能是想到將利益全部分給底層百姓了。
這筆銀子,雖然也挺多,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與民爭利的事情,他老朱家的子孫還真做不出來這種事。